我国有机粮食生产与认证现状
截至2014年12月31日,我国按照中国有 机产品标准进行生产的有机粮食种植面积为112.4万公顷,其中排在前两位的为谷物、豆类与其油料作物。2014年,我国有机谷物认证面积56.6万公顷,发放有机证书2783张,总产量为319.7万吨,生产规模及产量排在位的是水稻、小麦、玉米和高粱;有机油料作物认证面积23.1万公顷,发放证书586张,总产量为51.6万 吨,生产规模 及产量排在前两位的是大豆和花生。
昆虫对于食物和信息素等具有趋向性,可利用这些物质害虫,然后集中灭杀。冷榨未精炼的植物油对储粮害虫具有 良好的吸引作用,如燕麦油、南瓜子油、花生油、红花油、、米糠油、麦芽油和玉米油等。民间通常把薯干、南 瓜丝、胡萝卜丝、南瓜花、细糠、鼓皮等作为储粮害虫的食物剂。各地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,就地取材作为储粮害虫的食物剂。此外,也可利用上述剂制造诱捕工具或设施对储粮害虫进行集中杀灭处理。
淀粉的产率降低。当烘干温度在90℃以上时,一次完成烘干作业的玉米,其淀粉品质会受到显著的不良影响。美国詹逊等人于1975年报告说,当对玉米进行100~142℃的水热处理时,玉米所含麦芽搪(淀粉水解产物之一)的数t增加约4倍,从9.4毫克增为35.5毫克。说明玉米中的淀粉发生了部分水解,淀粉产率降低。
消费者对粮油产品存在消费误区。很多消费者存在一种消费误区,认为晶莹剔透、光鲜亮丽的大米才是好大米,精、细、白的面粉才是好面粉,越清亮的食用油才是好油,加工越精细,品质越好。消费者这种以感官判定大米、面粉、食用油质量的标准,促使企业纷纷把稻米加工成光滑漂亮的精米、把小麦加工成雪白的精粉,结果大米、面粉都只注重“精、白、亮、美”,营养却大大减少了。而且长期食用这种精米、精粉,极易引起人体酸碱失衡,诱发各种“文明病”,如肥胖、等,也造成了粮食的大量浪费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粮库密封门窗厂家的上谷仓储设备于2025/3/24 12:31:32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hangzhou.mf1288.com/sgccsb123-2850594952.html